top of page
搜尋
  • 作家相片Yang

哥倫比亞詩歌夜——閱讀台灣


/楊淇竹



《台灣心聲》(Voces desde Taiwán / Voices from Taiwan)收錄了19位台灣詩人的作品,由西語譯者嘉德霍姆(Khédija Gadhoum)教授和編選人李魁賢共同策劃,詩集以西漢英三語版形式於2017年西班牙馬德里迷宮出版社(Cuadernos del Laberinto)出版。今年(2020)此書在哥倫比亞的波哥大狂夜出版社(La Noche Agitada)出版漢西雙語版,書名改為《台灣不是名詞》(Taiwán no es un nombre),並在哥倫比亞時間9月5日晚上8點(台灣時間9月6日早上9點)舉行盛大的網路新書發表讀詩會。


新書發表會由編選者尚邁(Stéphane Chaumet)和林盛彬教授(亦是詩選詩人之一)合作策畫,同時邀請駐哥倫比亞台北辦事處李淑惠館長協助文化交流的翻譯事務,讓這場在哥倫比亞主辦的讀詩之夜,備受矚目。新書發表會過程,首先由主持人迪亞茲—葛拉納多斯(Federico Diaz-Granados)與尚邁做開場,緊接李魁賢介紹《台灣不是名詞》出版緣起背景,接續讓詩選內作者李魁賢、林鷺、林盛彬、蔡榮勇、楊淇竹、陳秀珍(依讀詩順序)分別朗誦他們的漢語詩作,同時穿插嘉德霍姆、尚邁朗讀西譯本,為時1小時15分鐘,讓台灣美妙的詩歌,透過網路全球連線傳送。可惜受邀的詩人利玉芳、李昌憲因事無法出席,期待未來有更美好的空中讀詩會。

比較特別是在哥倫比亞出版將書名改為(收錄其中的詩人)蔡榮勇詩作題名:〈台灣不是名詞〉,非常醒目把台灣兩個字突顯出來。這時候,可能引起哥倫比亞讀者好奇將是哪裡是台灣,以及名詞與台灣的關聯性在何處?


台灣不是名詞

你叫過來

他喊過去

台灣是我的母親

……

台灣是一個句子

你要用一輩子去寫

他要用感恩的心去寫

台灣是我的母親(54)


引文自〈台灣不是名詞〉第一段與第四段,全詩簡單破題述說台灣不單單只是一個名詞,然而「台灣」乍看似名詞,在別人嘴裡呼喊來呼喊去,其實在詩人心中有著更深層意義。台灣是詩人的母親,他用行動去書寫,透過書寫延展成句子,多重組合,把單調賦予眾多意符。母親的符號相互連結,有了親情的牽絆,台灣可以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延伸書寫的空間與時間。而對於母親的感恩,詩人以創作視為回饋,將滿滿的愛展現出來。


《台灣不是名詞》收錄仍以寫作台灣主題居多,我們在蔡榮勇的作品已經發現了台灣與詩人之間的心靈牽連,充滿濃濃情感寄託。接續,閱讀其他詩人歌頌他們內心的台灣圖像,在〈島嶼台灣〉李魁賢就完美呈現了島國圖像,他將台灣比喻為美人魚,一片汪洋無盡的海水,引領詩人心靈歸屬:


從空中鳥瞰

被你呈現肌理的美吸引

急切降落到你身上


你是太平洋上的

美人魚

我永恆故鄉的座標(12)


詩以俯視角度,發現美麗山河的島嶼,接著迅速往下降落,猶如飛機觀測的角度,即將降落,落在觸手可及的美麗地形上。突然,跳脫到島嶼的外形象徵,以一尾悠然在太平洋的美人魚,呼應先前敘說美麗的外在。最後停駐在她的出現與存在,乃為詩人日夜牽繫的故鄉。此地理上的具體座標,透露著抽象心靈的地域指涉。


如此的空間書寫,也延續在林盛彬〈跳石海岸——台灣北海岸〉。由島嶼縮小至北海岸景觀,石頭岸邊紛紛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花,在詩人的心中,彷彿包裹無限的歷史痕跡,時間敘述開啟了空間維度的另一種深度書寫。請用心傾聽海水聲中,島嶼的身世與記憶。



在嘩然輕撼的水聲裡

我聽見無限空間的波動

自島外的四面八方漂來

這裡是世界的起點也是終點

是邊陲也是中心

在浪花的星空裡一座閃亮的島嶼


妳想像過熄滅了的火山

如何在這海岸狂飆過紅寶石的流星雨?

觸撫著那些礫石桀傲不馴的靈魂

妳是否因察覺百年持續的土地溫度而動容?(132)


以浪花傳來的波動聲,包圍在島嶼四周,由一處北海岸的礁石瞬間放大到全島嶼的視野,從海洋帶來的水流,再放大到全世界的空間感,詩人將他所佇立的島定義為「世界的起點也是終點」,「是邊陲也是中心」。看似兩元對立的詞語,卻賦予另一種雙關的隱喻,首先由島遠望站在彷彿是中心的座標,同時有可能被他人(不同)視域解讀成邊陲地帶,畢竟它是島,非大陸;而從島離開的起點,繞了世界一圈,往往是回歸者的終點所在。如此不平凡的島,還隱藏了什麼內在?它的歷史,曾經火山噴發,美麗熔岩造成紅寶石色澤的流星雨,在山海之間落下。海岸石頭承載海水沖刷也歷經熔岩侵蝕,身世包含著冷與熱的不同時代交疊,石頭暗藏的記憶組成為島嶼的記憶,遷變出歷史時間,值得細細閱讀與感動。


詩,精簡,意蘊猶存。如果仍然難以想像,詩人把島與海直接擬人化,捨去過多的時間意象,只有你與我的〈島與海〉,進入彼此對話:


如果你也是一個海

請和我連結

成為一片汪洋

激起不停舞蹈浪花歌唱

並且迎接月光


如果你是一座孤島

我請求你住在我的海洋

稀釋我的憂傷

我貝殼的耳朵

要傾聽你

甜蜜耳語(116)


引自陳秀珍的作品,海與孤島剛好為詩結尾兩段,卻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把你比喻為海,「我」本身海的形象將因連結激起更多的水花相遇,海水不僅僅為一片水域,與外在月光的照耀下,將你我的存在形成快樂的舞姿,愉悅於陸地之間。若是你是島,存在孤單,「我」的海水將傾聽你任何話語,同時也向你訴說出埋藏的抑鬱心靈。詩裡空間縮小到只有兩人的對望,其意象投射在廣闊無邊的島與海中,格外有閉鎖性空間又跳脫至開放空間的矛盾衝突,以空間衝突感製造了島嶼不平凡的存在場域。


島的身世暗藏了許多歷史議題,如同林鷺寫給友人的〈歸鄉路〉,形塑心靈傷痕,可藉以反襯。仔細閱讀詩文,她所書寫對象遭受到白色恐怖的衝擊,以致無法成為返家的異鄉客,詩人身處異地巴拿馬視野,特別有感將這段相遇鋪陳出來,隱約呼應曾歷經白色恐怖的台灣:


睡夢中

拼死也無法逃離的是

白色恐怖無限延伸的魔帳

我 只好幻化成

一隻自我截肢的蜥蜴

痛斷綿延數十載的

歸鄉路(82)


歸鄉路,是異鄉人永恆的追索,他選擇異地放逐,必然有無法啟口的原因。其抑鬱心境轉折,與他抵抗不了的外在因素,均被詩人所捕捉。詩談到恐怖晦澀的政治氛圍,造成累積在內心的壓抑,人只能以蜥蜴斷尾象徵遺忘歷史的憂傷記憶,這結果也造成了鄉愁日日夜夜召喚於夢中,當然還有更多來自政治的恐怖夢魘。


同樣書寫經歷白色恐怖的記憶,筆者在〈瓦爾帕萊索山城〉以遭遇類似的西班牙、智利內戰為題抒發,簡簡單單一道鮮魚料理,訴說著內心嚐盡的苦痛:


智利風食材

安慰曾逃離西班牙內戰難民

那一年,我們上岸時

撫平曾驚恐智利內戰人民

那一年,我們淪陷時

也撫慰曾經歷

恐怖時代台灣詩人

那一年,許多無故失蹤者

我們歷歷在目(100)


這是在智利山城吃到當地的鮮魚料理,餐廳環顧海景與立足台灣海岸眺望有相同的視野,當美味的魚飽餐了來自台灣詩人的胃,但心靈卻寄託在歷史記憶上的政治肅清。此刻沒有如〈歸鄉路〉遇見異鄉客,僅從記憶串聯起台灣、西班牙和智利的命運,同時也象徵內戰永遠在歷史時間軸上,記錄著人民忐忑不安的心境。


閱讀台灣,對哥倫比亞讀者來說,可以發現因島國的特殊地形,產生眾多的詩意連結,從島嶼的歷史、空間、時間作切入,將外在僅僅是一座小島的姿態,賦予它身處的存在價值。回溯2017年出版的《台灣心聲》,已將台灣詩拓展到西班牙,今年二版更名《台灣不是名詞》又將拓展到南美洲的哥倫比亞,詩歌無國界,並感謝李魁賢長年耕耘國際詩交流的收穫,將台灣詩人的豐沛熱情與細膩書寫傳遞出去。哥倫比亞詩歌夜進行相當圓滿成功,也許是意猶未盡,期待再期待,詩歌無限的對話可能。



引用書目:李魁賢主編,嘉德霍姆(Khédija Gadhoum)西文翻譯,《台灣不是名詞》(Taiwán no es un nombre)。波哥大:狂夜出版社(La Noche Agitada),2020。













《台灣不是名詞》(Taiwán no es un nombre)封面



發表自《笠》339期(2020.10),頁126-131。


41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